LOADING
在文章兒童行為大解密,培養閱讀專注力(上)分享了兒童閱讀專注力的長短(Concentration Span),以及如何引發孩子的興趣和學習動機,以便精準掌握孩子專注力進行親子共讀。本篇文章則是跟大家分享注意力的種類,認識「專注力Concentration」和「注意力attention」的不同。
專注力是指持續的注意力,是孩子接收到外界訊息後,屏除外界干擾所作出的行動。舉例來說,當規律的親子共讀,已建立習慣後,孩子對於睡前故事時間已有心理預期準備,這時孩子在共讀時,就不易分心。而運用對話式共讀的技巧,在一來一往的問答中,可以讓孩子聚焦提問,經過腦部思考後做出反應,這過程中提升參與度與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共讀環境的選擇,一開始可以從較無玩具、電視等外來干擾的環境開始,在孩子專注力建立起來後,再逐漸培養孩子控制注意力,在較複雜的環境中也能閱讀。
看懂5種注意力,提升孩子專注力更EASY!
★第一:集中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
注意力是孩子對視、聽或觸覺等外來訊息的基本反應,而集中注意力是指孩子能專心閱讀或主動聆聽的能力。共讀時可以藉由視覺或聽覺提示,來提高孩子集中精神和專注的效率,而視覺提示的方法是強調目標位置。舉例,父母在共讀時運用”指物命名”的方法,即手指物體,叫出名稱的方法。這些視覺提示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走在路上的交通標誌,會自然地吸引我們注意。
★第二:選擇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
孩子從多種刺激中進行選擇,並專注於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例如:可以很專心共讀一本繪本,不因為時間太長而開始不專心。這是孩子在選擇專注的過程中,過濾並忽略不必要的干擾。如果孩子有感覺統合障礙則很難辦到,因為孩子會對背景噪音和振動非常敏感。選擇性專注不僅是過濾掉外部干擾(如噪音),而且能過濾掉內部干擾(如思考)。舉例,在吵雜的咖啡廳閱讀,就是擁有選擇注意力的能力。
★第三:轉換注意力(shifting/alternating attention):
指孩子是否能從一項活動轉移至另一項活動的能力。孩子能在不同認知的事情間轉換,這與同時處理兩件事情的多功處理不同,是孩子必須停止一件事情後,專注於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事情。有趣的是,隨著孩子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心理韌性(Mental Resilience) 等發展,轉換性注意力會更為提升,會更熟練於事情間的轉換注意力。舉例,閱讀積木說明書後,完成組裝積木。
★第四:持續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
指孩子能長時間專注於一項事情的能力,同時也是分心時能重新聚焦的能力。持續性注意力不僅對兒童,對成人一樣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無聊的事情上。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持續性注意力,過去研究中指出,父母的育兒行為是影響兒童持續性注意力的主要因素。舉例,孩子是否能專注於共讀活動,在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視覺和聽覺,能否保持在家長身上。
★第五:分散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
指孩子可以同時處理兩件以上的事情,又稱多功處理。如前述,這與轉移注意力不同。而這種情況並非正常的心理運作模式,這是一種將注意力分散在不同事情上,靠的是肌肉記憶力和習慣動作。基本上,這是不用意識完成事情的一部份。舉例,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這種狀態下,走路靠肌肉記憶力,主要注意力則是放在瀏覽手機資訊上。
注意力的產生,代表認知發展的開始,孩子必須先從注意到訊息開始,而後培養持續注意力以及選擇注意力,以便後續從更複雜的訊息(更長的故事)中理解意涵。最後,跟大家分享5個提升閱讀專注力的Tips:
★Tip1在不喜歡的活動中添加創造力
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孩子,無法專注於數學作業。這時候,可以和孩子用手創作繪畫,拿顏料塗在手上,在畫紙上塗鴉,再來數有幾根手指頭。或在孩子喜歡的繪本上,進行簡單的數學活動,有了快樂的經驗後,再將同樣的方法應用到數學作業上。
★Tip2在面對較複雜的挑戰時,給予更多關心。
因為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孩子很快就會分心放棄。在開始前,跟孩子一起討論,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如果有數個問題,請從較難的問題開始。別忘了稱讚! 用口頭獎勵給予孩子正增強,可以增加學習動機。
★Tip3在複雜的事情中,安排短暫的休息。
短暫的休息、動一動和滿足生理需求,有助於促進腦部血流供應及重新找回專注力。孩子分心時,給予適當休息可以帶來意外的效果,例如10歲的孩子,專注力約30分鐘,可以分兩段15分鐘,在中間安排5分鐘休息時間。
★Tip4給孩子一支筆鼓勵繪畫
孩子兩歲大就可以給一支蠟筆在空白紙上塗鴉,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開始練習著色本,第一天塗一頁,第二天兩頁或嘗試更複雜的圖案,這可以訓練提升專注力。
★Tip5觀察孩子的注意力
每次活動從做一件事情開始,而大部分事情會同時包含兩種以上注意力,可以藉由活動找到孩子在哪些注意力表現不好,而針對該項做加強。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readthrough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