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幼兒園停止實體教學,畢業典禮也將面臨取消,家長在家工作兼顧孩子遠距學習,坊間各式數位學習資源湧現,然而,只要打開平板,播放教學影片就能做好小學的入學準備嗎? 其實不然,家長的實際參與才是為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
家長扮演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這個角色在疫情時期不會因為遠距教學而取代,反而對孩子社交發展影響更大。如何讓孩子在家不停學做好幼小銜接? 宥達醫師提出防疫自學5要點,趁著在家學習的時間,以孩子發展角度來引導孩子,練習核心能力並運用在未來新生活中。
【防疫自學5要點】
1.練習上小學前該具備的能力
每個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步調,觀察兒童發展,練習關鍵能力的同時別忘了給予孩子肯定!
日常生活中,給孩子一些小任務,讓孩子嘗試解決問題,從中觀察並適時引導,例如:讓孩子操作餐具吃飯、練習刷牙的步驟,來提升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2.和孩子做好入學身心準備
察覺即將面臨的改變,用語言溝通與生活經驗來做準備! 家長可透過親子共讀,藉由情緒繪本、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為孩子心理打預防針,在實際面對挑戰時自然能充滿信心面對。此外,在提升素養方面,藉由對話式共讀等方式來豐富孩子字彙與文字閱讀力,可以給孩子一支筆來延伸想像到繪畫與書寫。除了身體的健康,孩子的心靈健全發展同等重要! 與同儕的社交技巧是孩童重要發展項目,疫情期間家長可多留意孩子社交發展,學習運用新工具(視訊)和同儕溝通互動,學習如何發展、維持、經營關係的社會化歷程。良好的社交能力與適應群體生活,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更是影響孩子是否喜歡上學與新環境適應的重要指標。
3.在家遊戲培養正念學習
用幾何與數字遊戲,例如用積木蓋房子、用沙子堆城堡等方式,來培養空間邏輯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4.居家運動改善動作發展與專注力
安全的居家環境最適合讓孩子嘗試與練習,在運動時間裡,盡情讓孩子發揮身體力量與平衡協調,同時可以提升集中注意力,用運動建構好腦袋。
5.建立規律作息與時間分配
往往孩子的作息是跟著父母,因此父母要先調整好作息。此外,訓練孩子時間掌控也是提升執行功能、做事效率的方法。一起動手設計作息表,維持良好習慣。方法:調整作息、寫下待辦清單、規劃安排時間、實際執行掌控時間。
調整好入學前的作息與身心準備後,接下來,宥達醫師將與家長們分享幼小銜接必須培養的關鍵基本能力。
【延伸閱讀】
-幼小轉銜超前部屬計畫-【下篇】5個關鍵基本能力
https://www.goodneighbor.org.tw/parent_child_detail.aspx?id=263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