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感恩是人類的一種特別的情感,因為感恩讓我們飲水思源回饋曾經協助過我們的人,也有人轉而協助其他需要幫忙的弱勢族群,但感恩究竟是單向對別人好?還是雙向的受益呢?
練習感謝表達的研究
過去有許多研究證實 “感恩”可以讓我們身心變得更健康,懂得感恩與祝福他人的人,往往過得更快樂,也較少有憂鬱的情況產生。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2016年有趣的研究,這項研究有293位成年人參與,大部分是尋求心理諮詢的大學生。 整體來說,這群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很多存在憂鬱和焦慮相關臨床問題。研究將受試者隨機分配為3組,除了接受諮詢服務以外,也做了感謝信測試。
第1組:被要求在三周內每周寫一封感謝信給另一個人
第2組:被要求寫下他們對負面經歷最深的想法和感受
第3組:沒有被要求寫信
研究結果發現,第1組寫感謝信的受試者在第1周和12周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改善,這樣代表練習感恩不僅對健康、適應良好的人有益,對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也同樣有益。 事實上,即使這種感恩練習是短暫的,但可以知道在接受心理諮詢的人裡面,有練習感恩的人比單獨接受諮詢的人得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該研究也進一步探討,感恩實際上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以及生理反應。
感恩可以帶來4個好處:
1. 感恩讓我們不被負面情緒綁架
從第1組及第2組寫作組中進一步分析,發現感謝信中使用較多正向詞語的人不一定在以後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好,但信中使用較少負面詞語,與未來有更好心理健康有相關。這告訴我們,寫感謝信可以將注意力從抱怨和嫉妒等有毒的情緒上轉移,並帶來更好的心理健康。
2. 即使不分享,心存感恩依然有所幫助
研究中,寫感謝信的受試者,並沒有被要求一定要將信寄出給收件人。實際上,只有 23% 的受試者有寄出感謝信,而那些沒有寄信的人仍然得到寫下感恩的好處。因為寄信的人數太少,研究很難確定這群體心理健康是否比沒有寄信的人更好。但這告訴我們,寫感謝信對心理健康的好處,並不完全取決是否實際向另一個人傳達感激之情。 因此,即使不確定是否希望此人閱讀,我們鼓勵無論如何都要寫這封信,因為僅僅寫這封信的行為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開始欣賞生活,並將注意力從負面情緒和想法上轉移開來。
3. 感恩的好處需要時間來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指出感恩寫作的練習對心理健康的好處並不是立即出現的,而是隨著時間漸漸累積。不同組在寫作活動結束後的第1周,心理健康水平沒有差異,但感恩組在寫作活動結束後的 4 周內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人好,甚至在第12周出現正向滾雪球效應,心理健康差異變得更大。
4. 感恩對大腦有持續性的影響
在心理治療課程開始的三個月後,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 量測大腦活性時,有令人振奮的發現,寫感謝信的人當感受到感恩的情境時,比起沒有寫感謝信的人,其fMRI中內側前額葉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可以表現更大活性。這證明感激可能會對大腦產生持久的影響,所以練習感恩有助於讓大腦對感恩體驗更加敏感,長期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感恩對於身體的正向影響
感恩也會促進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 一種產生愉悅的荷爾蒙,讓我們在生活社交中獲得快樂,這種正向的情緒能活化大腦相關神經網絡區域。此外,感恩能活化下視丘所掌管的許多重要功能,如體溫、食慾、性慾、口渴、血壓、睡眠、情緒反應等。
許多研究指出感恩對於身心健康影響源自大腦,能引起大腦的活躍,重新塑造大腦的構造,進而影響我們的心律和腦部清醒狀態,其具體影響效益如下:
提升睡眠品質
減低焦慮與憂鬱
減少發炎
穩定血壓、降低心臟疾病
緩解壓力和疼痛
在低迷的COVID-19 新冠狀肺炎疫情氛圍下,更需要時常維持感恩的心,來帶給我們持續的正能量,而感恩是需要培養的,建議父母可以多用正向教養的方式,將生活的挑戰視為成長的養分,引領孩子察覺與表達心中的感謝,不僅能帶給他人溫暖也能提升自我的健康! 10月是感恩的季節,和孩子共讀繪本討論生活中可以感謝的時刻,體會幸福與知足,是我們留給孩子最好的隱形財富。
【感恩繪本推薦】
挑選繪本時,可以先找尋故事情節與自身相近的繪本優先,依照孩子的年齡挑選符合孩子理解能力與專注力的繪本。
※參考過去文章:兒童行為大解密,培養閱讀專注力(上)、兒童行為大解密,培養閱讀專注力(下)
《花婆婆》
作者/芭芭拉‧庫尼
藉由感人的故事情節,學習追求自我同時造福他人,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19701
《好好吃,謝謝!》
作者/仁科幸子
由小老鼠吃東西的故事,傳達出「謝謝」 不是形式,而是發自內心讓自己和對方快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092
《外婆阿貝拉的禮物》
作者/西西莉雅.瑞茲
從奶奶與孫女之間的祖孫情誼故事,在越是困苦的環境,越要彼此相愛,體會表達對於親情感謝的重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027
《小鈕扣》
作者/小川洋子
人與物之間的美好感情記憶,讓孩子珍惜身邊每個物品所帶來的陪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4537
《田鼠阿佛》
作者/李歐‧李奧尼
讓孩子對一年四季的變化察覺,並從在田鼠分工的社會中,對於各自腳色發揮表達感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697
《阿姆,謝謝妳!》
作者/歐葛.摩拉
包含視覺、聽覺、味覺的繪本,彷彿聽到了耳邊傳來一聲聲的敲門聲與道謝聲,充滿「分享」與「感謝」的料理,用愛暖胃,也暖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702
《感謝書》
作者/陶德.帕爾
以幼兒視角看生活裡值得感謝的事情,包括他人與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094
《我學會感謝》
作者/井本蓉子
從小動物松鼠身上看到家人間的愛,學習表達與認識感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6334
《愛心樹》
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
書中的樹從表面上看是自然之物,從更深層面理解,我們也許會想到很多我們生命中的人,感恩無條件給予我們的自然和父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9236
家醫偵探_陳宥達醫師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8262291055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