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20年的統計,全世界每3秒就產生一位失智症患者。而進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在2022年失智人口已達30萬人,百分之九十六為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已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臨的課題。筆者始終無法忘懷多年前家中長輩罹患失智症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倍感幸運的是,我們有強大的台灣醫護人員,帶給我們對失智症的正確理解以及諸多專業協助;同時感謝有好書與好繪本的陪伴,為心靈帶來了支持與面對的勇氣。
失智症起因於大腦的萎縮與退化,至今仍不見有效的藥物與治療方法。因此,身邊家人的理解與陪伴便成為延緩症狀惡化至為重要的關鍵。繪本《狐狸忘記了》和《叔公忘記了》用故事與對話讓我們瞭解,失智症患者漸漸喪失的不僅僅是記憶力,更時常伴隨著注意力、判斷力及語言能力的退化;並且極可能產生時間空間感的混亂,分不清季節冷暖,甚至在熟悉的城市與街道失去方向 ,找不到回家的路。
而除了上述症狀之外,失智症甚至會導致個性與喜好的轉變,幅度之大時常超出想像。奧地利繪本《我的新奶奶》說的便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在大人眼中,原本幹練而新潮的奶奶,在罹病後成為了家人的負擔。然而,在女孩童稚的眼中,「新奶奶」身上多出來的純真與自在,反而讓祖孫之間因此享有了不曾有過的親暱互動與交流。
當讀到《爺爺奶奶的情人裝》裡,不斷重複描寫著找到失踪爺爺時「哭得最傷心的是奶奶,笑得最開心的,也是奶奶。」我們的心裡著實對奶奶充滿無限疼惜。因為,除了失智症患者本身需要被關注與照顧外,身旁的家人,尤其是耗費體力與心力的主要照顧者,更加需要人們給予溫暖的關懷與支持。
《藍染小仙》提醒了我們,讓失智症患者常做喜歡的事,不但可提升活力,更能創造美好時光,減緩病症惡化的脚步。同樣的,《遺忘之屋》的孫女不但為奶奶收集過往的美好點滴,製作記憶紀念冊,更努力把當下一起創造的美好,拍攝與收集。原來,陪伴失智長者,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找回逝去的過往,更重要的是,一起為而今當下,編織出嶄新的美好記憶。
當我們凝視失智症,乍看似是一段不斷歷經失去的過程,然而却也是一段重新看待生命的旅程,令人忍不住思索生命本質之所需,是否遠不如我們所習以為常的那般龐雜⋯⋯
書籍推薦
《狐狸忘記了》
作者/馬丁.巴茲塞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491
《我的新奶奶》
作者/伊莉莎白‧史坦肯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947
《爺爺奶奶的情人裝》
作者/李光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412
《藍染小仙》
作者/ 周姚萍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6054
《遺忘之屋》
作者/火月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2300